2025年第1期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
加快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文科教育体系 樊丽明 申树欣

摘要 下载

摘要:自《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全国高等文科教育战线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文科建设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1.0版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必须深化改革,明确新文科2.0版建设的目标与原则,通过实施铸魂育人新工程、构建专业调整新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要素建设新水平、塑造教育教学新形态、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
新文科2.0建设的理念、思路与重点举措 张斌

摘要 下载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新文科2.0作为新文科建设的新阶段,承载着推动我国文科教育创新变革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之下,亟须革新对文科教育的陈旧认识,统筹优势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生态,坚守知识生产与应用一体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开放包容与本土特色兼顾的理念,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建优师资队伍,推动科研创新,不断加...
教育强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实践逻辑 胡友峰

摘要 下载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教育强国背景下重塑人文社会科学存在方式的认知革命。 在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语境中,新文科建设面临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知识生产模式 转型、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革三重核心挑战,认知范式、价值取向与系统形态变革重构了新文 科生成的本体论基础,也推动了教育追问方式的转型。新文科生成于制度、知识与技术三重 逻辑之下,在制度逻辑上,以政策驱动为核心,基于国家战略牵引、组织形态进化、...
发展报告
新文科背景下科技考古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方辉 郎剑锋

摘要 下载

摘要:考古学在中国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考古工作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考古学天然的多学科融合属性,与新文科促进多学科交叉及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科技赋能考古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技考古成为考古学科发展的新引擎。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科技考古学科发展迅速,科技考古人才培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存在科...
全国新文科建设的现状、成效与挑战 ——基于9省(市)86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 张天舒课题组

摘要 下载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教育强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全国9省(市)86 所高校6万余份问卷的实证调查表明,各高校正有序推进新文科建设,具体表现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培育文科战略新兴专业、促进课程提质创新、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新文科建设要充分认...
人工智能赋能文科教育变革 申树欣 于喜娜 张金明

摘要 下载

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高等文科教育的赋能作用,是人工智能时代我国高等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战线大力推动文科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文科教育的探索实践,在系统谋划工作新格局、催生教育新方向、丰富教学新内容、塑造教学新形态、提升教师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科教育进入了从“转型”发展到...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换 张师伟 曹姣

摘要 下载

摘要: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无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成功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成中华民族现 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既有着是否包含了现代性的本质区 别,也具有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属性的相同点及相通之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必需的政 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固然不能单纯依赖回归传统来构建,却又必须从传统中汲取必要的 理论滋养,否则将难以...
中国化与时代化:文艺美学作为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范型的两大面向 韩清玉

摘要 下载

摘要: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同时面对西方美学的中国化和传统美学的现代化双重使命。文艺美学是由中国现代美学所创生,某种意义上表征了中国文艺理论与美学 交叉的现代形态。将文艺美学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主题中,要旨在于如何建构兼具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特色的当代中国文艺美学自主知识体系。文艺美学所内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表征了中国现代人文学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姿态、路径与方法。将文艺美学作为美学自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