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新文科建设”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

3月26日,《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线上举办以“生态文明与新文科建设”为主题的2023年第1期学术工作坊。山东大学原校长、全国新文科教育工作组组长、《新文科理论与实践》主编、山东大学教授樊丽明出席活动并致辞。


樊丽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新文科建设情况,并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期刊将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文科建设”这一条主线组织栏目,坚定不移地为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坊研讨环节分为两阶段,分别由人大复印资料书报中心总编辑高自龙、《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主持。与会专家聚焦“生态文明与新文科建设”主题展开多维度集中研讨,为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智慧,为全面推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汇聚力量。
第一阶段,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解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卢风基于生态哲学视角阐述了生态人文学建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学科建制化”为题,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学科术语、学科范围、学科自觉等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王雨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为基础,围绕如何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发表了见解。高自龙表示,学者们的发言选题极具前沿性,对于推动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推进新文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阶段,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钭晓东以“生态文明演进的三大原则与新文科建设”为题,从法学角度展开,作了精彩分享。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诗一详细介绍了安徽大学在新文科视域下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为国内高校进一步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明方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学角度对生态辩证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程相占分享了关于生态文科六大时代使命的思考。喻阳在点评时表示,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与新文科建设相关的问题,内容丰富、思考深刻,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新文科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山东大学教授胡友峰作总结发言,简要介绍了2022年度期刊出版情况及编辑部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的建设与发展。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山东大学教授刘京希主持工作坊。来自《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书报中心的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参加活动。
本期工作坊的举办是《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未来,本刊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新文科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导向,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走好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