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吉林大学夏县考古基地为例


摘 要: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具有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是考古学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关键。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经历了由高校处于被动地位的“考古所工地模式”到高校主导的“高校考古基地”的发展历程。当下,各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情况各不相同,“高校考古基地模式”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吉林大学在山西夏县建立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以解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起点较低、条件较差、创新不强、缺乏整合等问题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中国考古学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后备力量。

关键词:新文科;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已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考古学专业教育对于培养考古学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深刻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发现不仅能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更能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这为中国考古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中国考古高等教育赋予了神圣使命。

新文科建设以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基本理念。考古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学科之一,考古学本科专业建设以其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人文与科技、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特点,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按照新文科建设理念,强化考古学专业思想价值引领,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校考古学本科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教育界对考古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已经充分认识到国家对考古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并通过新文科建设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等方式为高校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应当注意的是,考古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体现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凸显着“重实践、重基础、重传承、重积累、高标准、严要求”的重要个性。因为考古学在体现出浓厚的实践和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各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天然地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处于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生命线”的重要地位,是考古学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关键。本文拟从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出发,结合新文科建设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实施的教学实际,就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建设,谈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

新文科建设要求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践应用。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是高校考古教学的重中之重。中国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考古学高等教育也有七十余载历史。作为考古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考古学本科专业,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当时,田野考古实践被设计成二至三段集中实施,分散在不同学期进行。随着国内高校陆续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以及考古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备,本科生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本上浓缩在一个学期内集中进行,经历了由“多”到“精”的发展演化过程。

与此同时,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也经过了由在考古所的工地实习到在高校的基地实习的发展历程。考古学专业设立的初期,由于不具备独立组织学生实习的条件,高校选择安排学生参加各级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这种“由本校教师带队,参加考古所的工作”方式,或可称为“考古所工地模式”。

在“考古所工地模式”中,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各级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为核心展开,师生们的学习生活以各级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地”为依托进行。这一模式暂时缓解了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然而,由于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与高校的教学目标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在“考古所工地模式”中,高校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工作需要面对发掘的遗址地点是否能够适宜教学实习,发掘进度能否与教学活动同步,发掘和科研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工作场所是否能够保障高校师生的教学生活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在以考古研究所为主导的“考古所工地模式”组织的实习中,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考古专业师资力量和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在各级文物考古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高校纷纷与各地的考古部门确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如北京大学陕西宝鸡周原基地和河南淮阳平粮台基地,吉林大学吉林白城基地和山西夏县基地,西北大学新疆哈密东天山基地、陕西旬邑古豳地基地和新疆阿克苏库车基地,山东大学济南大辛庄基地、邾国古城基地和日照基地,郑州大学荥阳官庄基地,武汉大学安徽阜阳基地和湖北石首走马岭基地,四川大学云南大理剑川海门口基地、湖南澧县鸡叫城基地、青海民和喇家基地,山西大学大同吉家庄基地,黑龙江大学大庆基地等等。高校通过与各级考古部门合作,逐渐形成了以高校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满足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要为目标、高校与考古所等科研部门合作建设“考古基地”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可称之为“高校考古基地模式”。

目前,“高校考古基地模式”已成为大多数高校考古专业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共识。高校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在各级考古部门的协同下选择考古发掘地点,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考古发掘工地;在发掘地点附近建设“高校考古基地”,保障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各项需求。显然,在“高校考古基地模式”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中,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居于主导地位。

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经历了由高校处于被动地位的“考古所工地模式”到高校主导的“高校考古基地”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中国考古高等教育筚路蓝缕、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更启示着考古教育工作者在作为考古人才培养最重要环节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中,要始终秉持育人为先的目标追求,主动作为,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组织方式,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努力协同各界力量,大力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共性问题

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为田野考古实习提供了稳定的场所,保障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条件,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高校几十年的考古教学实践证明,本科生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适合在考古基地开展。尽管如此,目前各高校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情况各不相同,“高校考古基地模式”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教学需求与实践条件容易脱节

考古基地不仅需要适宜教学需求的遗址和固定教学场所,更应满足各种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工作条件方面,完整的田野考古实习离不开两类技术的应用。一类是传统手工田野考古技术在考古发掘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探方发掘、绘图、测量、摄影、陶片修复等技术;另一类是其他各种与考古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例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RTK技术、无人机拍摄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与信息集成管理平台运用以及生物考古、环境考古等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发掘工具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考古基地须从遗址发掘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按照学生人数,提前做好仪器设备和发掘工具的准备工作。

在生活条件方面,田野考古是一项需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的事业。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也需避免陷入“为了吃苦而吃苦”的形式主义陷阱。当然,田野考古实习并不是一次舒服惬意的实践体验,往往要在条件简陋甚至艰苦的环境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风吹日晒,汗滴入土;比较艰苦的实践环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

可见,高校考古基地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教学生活环境的建设,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工作生活设施整合不到位,就很容易使日益提高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需求和相对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发生“脱节”,进而影响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技术规范与课程体系契合不足

在各高校的考古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有关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各时期重要考古发现等内容需要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即“先开展理论讲授再进行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已成为课程设置行之有效的通用做法,体现着理论学习与田野实践应密切有效衔接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考古专业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断代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方法、考古发掘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内容,一般较少涉及行业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对行业技术规范的学习和训练成为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田野考古安全规范、文物保护基本操作,以及与发掘、研究联系紧密的各类科技手段和仪器设备使用规范等。

技术规范培训通常依靠带队教师在基地开展。由于技术规范培训对田野实习指导教师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实操经验要求较高,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课程很容易带有指导教师的个人技术色彩,与课程体系规范化培训学生的要求契合度不足。

发展趋势与平台建设缺乏整合

考古学天然的跨学科属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的发展趋势。以教学为出发点而建设的高校考古基地作为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平台,如何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打造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考古+”的学科交叉探索机制,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和考古行业科研机构面临着迫切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考古专业不同程度地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二者在以高校考古基地为建设平台,全方位整合优势资源,共建协同育人基地,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整合空间。

(四)课程思政和服务公众关注不足

学界普遍认识到,“田野考古实习是一门既教书又育人的特殊课程”。田野考古发掘的遗址地点常常位于较偏僻的村镇,食宿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发掘工作又很辛苦,这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夏鼐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形象地指出,“田野考古实习是学生热爱考古的分水岭,学生在实习中发现考古并不像春游野餐一样浪漫,也不像霍德华·卡特推开小法老图坦卡蒙墓门为满眼的宝物所震撼,于是就不喜欢考古了”。

面对这一挑战,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是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一面镜子。一方面,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建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较融洽的工作氛围,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有利于学生培养“热爱考古”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应寓思想教育于业务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努力学好考古学专业课程的热情和干劲,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田野考古实践的淬炼中成才。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考古事业具有鲜明的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和特征。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指出,考古学是人民的事业。如何在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产出具有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激励师生投入弘扬中华文化、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也是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无疑为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提出了挑战,更为我们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导向。

三、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作为教育部指定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在新时代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解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起点较低、条件较差、创新不强、缺乏整合等问题为目标,建成了吉大考古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吉大考古夏县基地),提出了破解问题的“吉大方案”。

以改善实践条件为目标,建立吉大考古夏县基地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立足考古学科发展实际,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核心区域之一的山西运城夏县,建立了国内高校规模最大、设施齐全、整合度高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吉大考古夏县基地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0.8万余平方米。基地内设有文物陈列室、文物整理修复室、文物库房、暂存库、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综合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生活服务部、保卫室、监控室、值班室、会议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数字考古实验室、多功能厅、文物研究室、摄影室、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考古现场工作室、田野考古现场教室、资料室、文娱室、装备室、医疗健康室、餐厅、厨房、仓库等功能区域,能够同时满足140余人的工作与生活需要。

基地实行封闭化管理,以保障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期间学生们的生活条件与吉林大学本校相当。同时,基地执行吉林大学学生管理制度,有效改变了以往田野实践教学中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基地自落成以来,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发挥了对考古行业的引领与服务作用,推动了考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进程,受到国内外高校和考古文博机构的广泛关注。

以推动理实融通为目的,探索田野实践教学新模式

基于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特点,结合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的教学传统,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过程被划分为教学、导学和考核,即“教、导、考”三个阶段。

在 “教学”阶段,从培养具备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基本素质人才的目标出发,强调学生在巩固考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具备考古项目管理能力和考古工地发掘操作能力。

在“导学”阶段,引入虚拟仿真平台,创新考古实践教学方案。根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规程》(2009版),制定了全面、详细、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流程图》,从而使田野考古发掘的工作流程可视化、规范化。本科生通过学习发掘流程图,可以快速明了发掘步骤,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发掘流程图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结构化思维,辅助开展教学工作,还能在实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存。同时,以流程图为基础,开发了田野考古发掘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推动考古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学生利用数字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开始田野考古发掘之前,就能够熟练掌握规范化的田野考古发掘流程,进而在实际发掘过程中强化规范化操作训练,从而全面提高了田野考古实习的教学效果。

在“考核”阶段,改革以往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为保障吉大考古夏县基地的常规运行和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考古学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形成了详细、科学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范》手册。考核制度分为基本考核和深入考核,按照教学进度进行阶段式考核;并采用“积分系统管理办法”,以积分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查自纠,更好地通过实践进行学习。

以鼓励学科交叉为理念,搭建跨学科合作平台

吉大考古夏县基地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教学团队”)联合地质学、地理学、机械工程、人工智能、仪器工程、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以田野考古发掘科研为引领,建立跨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利用文理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多学科、多角度交叉创新,形成“考古+”教学与科研模式,改进了传统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方式。

第一,研发田野考古发掘的智能运输系统。以吉大考古夏县基地为平台,教学团队与“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师生合作,共同研发无人驾驶的考古工地运输车。目前,教学团队正在持续深化学科交叉,进一步改进田野考古发掘手段,建设机械化、智慧化田野考古工作系统。

第二,研发田野考古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平台(PC版本与VR版本)。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手段,模拟真实考古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熟悉田野考古操作规范,了解田野考古实践操作细节;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内容,提高对田野考古的理论认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进行遗址地质探测和自然遗存分析。2019年,教学团队联合黄大年团队,使用航空磁法探测、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手段,对夏县师村遗址进行物理勘探,全面了解遗址聚落形态:2020年,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团队,对遗址的自然地貌形成、河流走向、土壤成分等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夏县师村遗址的古环境、古地貌情况,探索人文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同时,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积极与山西省、运城市和夏县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展开校地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合作项目,更好地为当地文化遗址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以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为主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吉大考古夏县基地师生运用考古学科研成果,向全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以考古实践服务人民群众,提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第一,设立考古发掘现场开放日,开展考古出土文物展览。在遗址发掘过程中,每周设立固定的时间段作为“公众开放日”,制作精美宣传单,在运城市开展宣传,吸引民众参观学习,引导人民群众走近考古,了解历史;建设基地文物陈列室,将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结合起来,将发掘出土的精美文物按照博物馆要求进行布展,实现“博物馆搬进考古工地”的展陈效果,充分发挥考古学的社会效益。

第二,开展文创产品设计与宣讲活动。吉大师生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针对每周遗址发掘的新动态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独立设计与考古遗址有关的文创产品,增强考古宣传的趣味性和实物收藏性。学生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考古进校园”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第三,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吉大师生在夏县师村发掘出土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平台多次报道了夏县师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2022年6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探寻文明根脉 筑牢自信根基”新闻,报道了吉大师生在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掘出土了我国迄今年代最早的仰韶时代早期的石雕蚕蛹。师生充分利用“吉大考古” “吉大考古青年说” “时空挖掘机” “吉大考古小丫头”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梦想成真:吉大考古夏县基地的故事》和《山西夏县师村遗址》等纪录短片,宣传考古基地建设和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制作《致敬中国考古百年》短片,献礼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激励师生献身考古事业,服务国家需求。

第四,撰写调研报告,服务文物保护事业。在公众开放日,吉大师生对参观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调查问卷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将问卷进行汇总统计,形成调研报告。报告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新文科强调增强文科专业的服务功能,鼓励高校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服务,挖掘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这与考古研究和考古教育肩负的“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使命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吉大考古夏县基地因其完备性和规范化,受到了全国各界的普遍关注,被兄弟院校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工作广泛借鉴,为中国考古学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后备力量。吉大考古夏县基地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形成了一整套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际行动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和我国的考古学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段天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刊发于《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4期,第58-65页。欢迎转发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