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编者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构建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特筹划该组笔谈,邀约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和鲁东大学校长李合亮,分别从新文科建设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如何协调新文科建设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之关系、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等视角,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回答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之问和特色之问。该组笔谈话题性强,且新见迭出,相信会给广大读者以深刻启迪。





     

新文科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教育



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文科建设突破了传统文科的知识图式,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更新了传统文科的认知方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需求为导向,新文科建设体现了学科发展的问题意识与时代特色。推动新文科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思想根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教育,是实现新文科建设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探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文科建设的有效衔接,是促进新文科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教育的双重需要。


一、新文科建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基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文科建设,努力推进文科人才培养方式变革。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此,要将推进思政课建设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入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深刻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发挥立德树人的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传播和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质和文明素质,弘扬我们时代的美德,形成文化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文科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新文科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要植根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精神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汲取理想信念的滋养。要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前提。正是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从而实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的融合创新。归根结底,我们要在新文科建设中使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在新文科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阐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和中国之理。要整合传统文科思想资源,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价值创造,揭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原则。发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优势,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润物无声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真正形成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协同效应。要在新文科建设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加强新文科建设,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传承红色基因,不能以国外学科建设为圭臬,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而要确立新文科建设的中国标准。要突破学科壁垒,从多学科角度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性、系统性、包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呈现其世界历史意义。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气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践行中国道路,反映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中国经验,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呈现崭新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汇聚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

为此,新文科建设要反映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新文科建设中将交叉融合的现代学术思路与方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其与新文科建设的互养相成。构建立足中国文化立场、面向时代问题的新文科,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创新,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规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新文科建设中深刻阐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迸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培育青年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在深刻领悟中切实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需要在新文科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讲深讲透,在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中实现价值观教育,使青年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


二、新文科建设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加强新文科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自觉回答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形成面向世界的中国学术应有的自信力。

夯实新文科建设的学术根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和中国之理,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充沛的文化自信与博大的文化胸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为中国人提供了科学理性思维,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与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过程,也包括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我们党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和文化自觉。新文科建设要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自觉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展现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中实现文明重塑的独特经验。

夯实新文科建设的学术基础,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研究中国问题最有效的学术范畴和命题,表达处理全球性问题的中国主张,形成阐述时代问题的话语体系。要服务国家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拓宽学术视野,攀登人类认知的高峰,深刻回答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呈现中国学术具有理论深度且富于实际的思想的自我主张,更好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在新文科建设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厚植中华文明的思想底蕴,深刻认识到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绵延五千余年从未中断的文明,从中呈现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和人类发展历程,深刻展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观念、情感和价值。要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性,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更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总结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之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为此,要切实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学养,具有开阔的文明视野和深邃的问题意识,形成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自觉。使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之处,并以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教育,使之与新文科建设有效衔接,是促进新文科建设的一项有益探索。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培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8月25日,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和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2020年11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挂牌成立,这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生院,目前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16所共建院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金融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首届招收博士研究生100名,第二届招收博士研究生近200名,是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层次人才的一项战略举措。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成立以来,举办了首届专项博士生开学典礼,首批百名专项博士研究生在齐鲁研修,邀请学术名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讲授专项研究生共同课“面向世界的儒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与学术爱好者们的普遍欢迎。我们在专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时代内涵,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原创性与主体性。引导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深厚的文明底蕴。以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为背景,以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为主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精神气质,才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之彰显中国学术的主体性、原创性,彰显中国学术的文化魅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考察时所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这项工程的有益探索。我们要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独特价值体系,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话语。例如,中国传统学术中强调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由毛泽东同志阐释为一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成为人们思考问题和实践探索的根本方法。再如,邓小平同志用《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小康社会理想,勾勒中国的现代化图景。这些传统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熟稔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赋古语以新义,例如以朱熹《孟子集注》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以《管子》的“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强调中国共产党公私严明、天下为公的精神。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此外,从“民惟邦本”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充分展示了其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发展壮大提供了源头活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丰厚滋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沃土。我们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培养中使学生们自觉厚植学术根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避免价值迷失和意义危机,自觉承担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学术重任。

加强新文科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要塑就学生们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和敏锐的世界学术眼光,以及坚定的文化信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研究生培养,可以为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文科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空间。要在新文科建设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使之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高校相关学科专业课中得到深刻体现,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进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格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案的衔接,使之在人文基础学科领域长期探索,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要努力突破传统人文学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新文科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理念是一致的,应在培养过程中得到有效衔接。

综上所述,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传统文科互相借鉴,实现文理交叉、文工融合,要构建有力阐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经验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规律,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学术范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学术生长点,在专项研究生教育中创造更好的学术发展空间。努力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家国责任,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健全人格,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使之成为具有扎实学识和跨学科思维,能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中国知识体系建构:从“特色”到“自主”


王学典,《文史哲》杂志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直非常关心、高度重视。2022年4月25日,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系统阐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原则方向、目标任务和现实要求,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由一直强调“中国特色”,到着重突出“中国自主”,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工作重心。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中国特色”以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提法,毋宁说仍带有一些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为本位的色彩。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则明确了要以中国自身为主体、为本位、为中心,去建设我们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意味着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的转移。早在二十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文化自主”的命题,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认为没有文化上的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就无法实现文化转型;不能“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就无法“求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近代以来,因为“文化冲击”,我们开始“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经过“文化反思”,我们开始意识到“文化自觉”;而经过“文化自觉”,我们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主”。如果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诉求,那么“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则是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主的必然途径。正如郑永年先生所言,当前中国面临着一种局面:一方面是改革的实践和文明的复兴,另一方面是能够解释改革实践的知识体系的短缺,“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改革开放乃至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在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来解释中国问题”;“知识体系是一种文明的最高表达”,我们必须“重塑中国的知识体系”。

事实上,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如何重塑中国的知识体系,建立本土的话语体系,一直是历代学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翻天覆地、波澜壮阔的巨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完成了两次大规模、全方位、根本性的学术转型:第一次是1949年开始的从民国学术到共和国学术的巨大转型,第二次是1978年开始的从“以阶级论为纲”的哲学社会科学到“以现代化为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转型。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中国的精神气候、文化气候、思想气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我们正在经历着、进行着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次巨大转型,这就是从“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的哲学社会科学正在向“以中国化为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转变。随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命题的提出,一个思想、理论和文化上全面的、立体的本土化时代已经到来。

从“以现代化或西方化为纲”向“以本土化或中国化为纲”转型,其实质就是从主体上摆脱对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亦步亦趋地紧跟,着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本土化与西方化、传统与现代两极之间严重失衡。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对西方学术全盘性的横向移植。虽然这套体系对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厥功至伟,但同样,这套来自西方的解释体系和中国经验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脱节。第三次学术大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道路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崛起已经颠覆了许多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结论,用西方的“经济模型”和“社会模型”已无法透彻解释中国的发展成就。当代中国的实践早已突破现有西方理论的边界,但在学术上这一实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概括与总结。“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第三次学术大转型的深层脉络和必然逻辑。

第三次学术大转型绝不能停留在喊喊口号,关键是怎么办,落脚点是如何集中呈现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质。

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原创为灵魂。能否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是第三次学术大转型的核心。没有原创性,就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无从谈起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只有紧紧扭住原创性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才能提炼出有学术含量的新理论,提炼出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提炼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

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与传统相对接。我们必须要在当代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新的关联,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传统是我们的文化属性,传统蕴藏着我们的文化基因,传统奔腾不息地生发着我们的主体性,传统是连接中国式现代文明的脐带。因此,第三次学术大转型,必须扎根传统,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的冶炼,赋予它全新的现代属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面向中国经验。当代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中国道路。透彻地解读和说明中国道路,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和出路所在。只有形成基于本土经验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道路才能最终奠定在巩固的历史根基上。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和研究旨趣转移到中国问题上来,转移到中国经验上来;从中国经验出发,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鹄的;最大限度地尊重中国特点、中国文化、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构建一套自主的、本土化的、准确反映中国经验的知识体系。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我们只有先把中国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讲清楚, 才能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完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的转型。这是百余年来中国知识体系更新和再造进程的最终环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将从根本上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品格,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重新建立与东方这片广袤大地的联系,也必然会让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文科


李凤亮: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文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者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文科,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新文科的中国性、世界性、资政育人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


一、坚定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彰显新文科建设的中国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具有更加突出的民族性、国家性以及文化自觉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新文科的中国性,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

(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求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不是其他国家知识体系的转换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华传统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新文科要坚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充分吸收国际学术研究养分的基础上,扎根于本土化学术生产。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二)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真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价值原则。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盛行西方的研究范式、评价标准,而忽视了中国自身的问题、自己的解决路径。新文科应采取回归问题的学术路径,立足中国和世界的最新发展,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例如对新的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关系构建的建议,对新经济模式、新产业形态的阐释等,做好追踪性、引领性研究,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三)强调学科交叉,面向学科前沿

近代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大多聚焦于自身研究领域,学科之间独立运作、壁垒森严、缺乏交流。新文科要立足于国情和教育现状,打破传统学科的自我设限,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强化相关学科协作和跨学科交流,通过创新知识生长点来扩大影响力,提高学术显示度。要借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文科发展能限,积极筹建新文科实验室,大力探索数字人文、社会计算等新文科应用场景,提高文科知识生产和育人效益,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开放包容,凸显新文科建设的世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我们要做好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强调新文科的世界性,凸显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一)做好学术成果的外溢传播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研究亦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更加客观的中共观、中国观。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的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二)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采用国际通用的学术表达方式,在将中国学术推向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更加深入解读中国这个伟大的发展个案。但是相较于自然科学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仍有待提升。新文科要进一步坚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秉承“拿来主义”,深度融入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借鉴和吸收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知识成果,在学术交流与对话之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知识建构和理论创新能力。

(三)以我为主,主动设置议题

近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皆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和世界各国各政党的热议,对我们做好新文科的国际交流,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新文科要坚持以我为主,牵头举办国际性的学术论坛、专题报告会等活动,主动设置面向人类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真议题、真问题。例如,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关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国道路,如何理解中国经验,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对人类的贡献等。通过设置议题,在交流互鉴之中尊重彼此文明、习得他人所长,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坚守“两个大局”中的使命担当,强化新文科的资政育人功能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两个大局”,强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因此,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新文科应该肩负起“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承担供给思想、输出对策、资政育人的新使命,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发声出力,以智力之为体现时代担当。

(一)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近年来,我国智库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雄厚,思想观念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应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建设一批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

(二)注重传播的有效性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意识形态功能,在坚持学术性的前提下,要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因此,新文科要特别处理好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其所传播的信息须到达受众并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做到有效传播。要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和“中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要坚持从学术本身出发,注重学术理念、学术逻辑、学术正义和学术自由,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民族品格,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还要进一步开放学术研究的领域和空间,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持续激发新文科的研究创新活力。

(三)突出文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正日益呈现“对策化、跨界化、技术化、国际化”的趋势。新文科作为对传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导向,探索范式创新,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要用好大学通识教育这一重要载体,不断创新培养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大力推出“金课”,强化大学生发现问题、知识整合、跨境交流的能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的来看,新文科建设要做到基础理论深厚、 创新,应用研究跨界、 有效,扎根中国大地、 富有中国特色,具备全球视野、 得到国际高度认可。从这个层面而言,培养语言基础好、 学术功底深、国际视野宽、交流能力强的新型文科人才亦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李合亮:鲁东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文科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扎根中国、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进行创新创造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对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调适性重构。新文科建设要聚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创新,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

(一)培养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任何一种知识体系的建构,最终都要依靠人的思维进行输出,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进行冶炼、外化,从而催生出影响和推动社会变革的现实力量。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人才是推动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硬实力、软实力,根本上体现为人才的实力。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自我变革,在学科、学术、专业、平台、教学等领域架构出一整套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文科知识体系,以此回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搭建文科育人的新格局,厚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人才沃土,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二)理论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目标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今日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伟大实践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领航伟大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理论创新创造的重大使命,引领着人类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跃进。大变局、大变革、大调整对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理论创新创造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文科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新文科建设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实质上是既有知识生产体系的适应性变革,这种变革的核心目标指向就是要生产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理论,领航时代前进的方向。

(三)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价值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任何一种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都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不可否认的是,极具现代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发轫于西方,由此使得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裹挟着“舶来品”。受制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西方化”色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建构进程略显迟滞,由此,其价值引领力也亟须重塑和加强。新文科建设既是对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变革,实则也是破解西方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形塑的话语权先占优势的重要尝试。新文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将价值引领内含其中,强化学术自觉,坚定理论自信,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重塑和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引领力,全面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话语竞争力。

(四)资源整合对接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新文科建设绝不是不同学科、专业、平台之间简单地拼凑、移植和嫁接,其更多强调跨学科、跨专业、跨平台的资源有效整合与对接。长期以来,为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持续的高强度的资源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但也要看到,以学科、专业、平台等为边界的资源投入路径客观上也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资源壁垒,催生了研究的碎片化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源投入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新文科建设强调不同学科、专业、平台之间的贯通融合,推动散落在不同学科、专业、平台之间的存量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与对接,以化零为整的方式集聚知识生产要素,从而打破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资源壁垒,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平台的知识生产合力,最终将资源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转变为边际效应递增,为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二、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调适性重构

(一)新文科建设要实现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转型重组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囿于发展理念和研究范式的陈旧和固化,传统文科知识体系在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方面颓势日显。面对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不断变化,作为引领社会思潮的文科知识体系如何实现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是每一位文科工作者必须要回答的重大课题。新文科建设强调发展理念、学科专业布局、研究范式、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创新,这种创新更多地表现为对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结构的深度调整、重组和优化,以拓展文科知识体系的原有功能,再生文科知识体系的新功能。必须要看到,新文科建设绝不是对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而是立足所处的时代,积极求变、主动应变,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新文科建设就是要通过对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调适性重构,实现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转型升级,推进传统文科知识体系的质量变革,以期能够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动力。

(二)新文科建设应聚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我们知道,基于西方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起来的传统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文科知识生产活动。受其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在文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难逃西式文科的窠臼,从西方移植和引入了大量的概念和理论范式,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文科知识体系的话语被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新知识需求,中国如何能够迎头赶上,在文科知识生产中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归根到底要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必须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所处的时代为观照,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正在经历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知识供给;必须要擦亮中国底色,大力发掘知识生产的中国因子,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涵养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的良好生态,为知识生产提供不竭动力;必须要做到兼收并蓄、知识互鉴,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推进知识创新创造的经验做法,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增强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引领性。

(三)新文科建设须重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建构新文科知识体系,须紧紧把握问题导向。在一定意义上,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是发现、研究、解决、总结问题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我们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着眼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积极回答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问题;还要求我们面向世界,主动探索和阐释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共同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创性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撑。新文科建设无论是在专业交叉融合、理论方法创新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资源平台协同重组上,其实质内核都是通过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来回答和解决当前紧迫的国内和国际问题。因此,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需要在学科建设上增强问题关切,在科学研究上提升问题意识,在教学创新上注重问题关怀,聆听时代声音,诊断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唤,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三、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的可能性路径

(一)新文科要有新发展理念

新文科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更新知识生产理念,致力于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一是要实现话语和学术体系创新。新文科要彻底摆脱和祛除旧式的、西式的学术和话语体系主导下的不良文科风气,真正建构起根植中国、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研究范式、科研平台、评价指标等,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科知识体系。二是要实现功能创新。新文科要顺应时代变化,立足时代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创造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变革前进,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文科知识体系,不仅要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航向标、诊断仪,还应成为党和国家施政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贡献中国智慧。

(二)新文科要有新学科专业

新文科强调学科专业要新,并不是主张简单地将传统学科专业随意匹配形成新的学科专业,而是要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在现有学科专业基础上,探讨跨界交叉的理论可行性和方法论,进而推动学科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持续优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警惕假借新文科建设之名,随意拆分组合相关学科专业,然后冠以高大上的学科专业名称,美其名曰“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学科增长点”,实则是制造学科泡沫,最终使新文科陷入“不够专业”的尴尬境遇,这与新文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在建构新文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会贯通,注重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实现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传承与创新、协同与共享,不断拓展知识生产的思维通道、理论创新创造的空间和人才培养的口径。

(三)新文科要有新研究范式

新文科建设不能搞“新瓶装旧酒”,不能简单地通过不同学科专业的拆分、组合、换装“新衣”了事,而更应该强调“新衣”背后的“里子”。不同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的可持续性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新的研究范式来支撑。言外之意,建构新文科知识体系必然伴随着研究范式的交叉、融合、创新甚至超越。传统的文科研究范式局限于文献整理、资料分析、经验总结、概念抽象、逻辑演绎等,这些研究范式所推动的知识生产,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新文科建设要主动拥抱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工具属性,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尝试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社会仿真实验等方法转换到新文科研究当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研究范式,为新文科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支撑。

(四)新文科要有新支撑平台

新文科建设所指向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平台予以实现。创新平台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当前,文、理、工、农、医等学科都已搭建各自相对成熟稳定的平台体系,用以支撑各学科的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受传统学科专业建设理念的影响,既有的学科专业平台体系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新文科的发展仍处在“蹭”平台的原始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新文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进程。创新新文科平台体系建设必须要着眼于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整合相关学科专业资源,搭建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体制机制,引导和鼓励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队伍走向融合。近年来,建设文科实验室成为推进新文科平台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家层面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文科实验室建设指南,明确文科实验室建设标准,规范文科实验室运行管理和评价,真正使文科实验室成为新文科平台建设的“顶梁柱”。

(五)新文科要有新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新文科建设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新文科建设导向。搭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文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衡量新文科建设成效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自主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上,新文科要构建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统一的评价标准,重点鼓励和支持解决时代之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在学科评价上,要规避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壁垒催生的狭隘评价方式,积极探索能够有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标准,运用超常规评价体系引导释放“超学科”效应;在学者评价上,要坚决破除“五唯”,深化构建中国自主的文科学者评价体系,积极推行多元化动态性评价,真正让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文科工作者脱颖而出。




原文刊发于《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欢迎转发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