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

中国式生态文明与新文科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郇庆治

摘要 下载

摘要: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丰硕成果,并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丰厚思想资源。包括《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在内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权威文献,都做出了对于环 境哲学、环境美学、环境史学、环境文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学科或学术理论观点的重要表述。这些表述不仅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而坚实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来源或基础,而且是学界进一步进行学理性阐发并主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启迪与引领。
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的生态文明法治演进进路 钭晓东 黄秀蓉

摘要 下载

摘要:生态文明法治演进是对环境民生福祉普惠需求的积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是生态文明法治演进的重要目标引领与方向归宿。在生态文明法治演进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法治重要论述是纲领性指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重要渊源,以民为本是核心内涵,“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是推进主线,“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共同体思维”是重要路径,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是趋势与走向。在“联通世界、联接时势”的两大面向中,生态文明法治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的进程。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学科建制化 张云飞

摘要 下载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等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制,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范围内,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文献依据、范畴和体系、知识教育等研究,还应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潮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必须要在方法自觉的基础上达到学科自觉,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的样本和经验。
新文科视域下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为例 陈诗一 杨仁发 田淑英

摘要 下载

摘要: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型高质量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责任和新使命。安徽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需求,充分利用综合性多学科优势,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引领,以经济学科人才培养为基础,依托生态文明相关学科基础和科研平台,构建教学、实践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探索融合生态学、资源环境等多学科的创新型经济学复合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融入生态文明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同时为相关高校培养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 王雨辰 周宜

摘要 下载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共有的理想追求,具有不同理论基础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的理解与实现途径存在着根本区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指导、借鉴和改造西方生态思潮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原创性术语与概念,具体展现为“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原创性概念和一系列命题,是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的基础。西方生态思潮的内在缺陷和中国国情,决定了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表达的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中国主张。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文明话语既要有利于捍卫中国的环境权和发展权,又要有利于促进全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学科研究
数据法与民法的制度基础比勘 张平华 董媛媛

摘要 下载

摘要:对照考察数据法和民法的制度基础可见,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因《民法典》的宣示性规定可以合为一体,在精神实质上却存在明显的分离。数据法之数据客体不同于民法上的物、知识产品、网络虚拟财产,偏离了民法的逻辑起点;数据权利无法归类于单一民事权利,是多主体分享的权利束;数据关系时常突破合同相对性,偏离传统合同构造,其中的“同意”并非 意思表示,数据侵权不适用传统侵权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与责任方式。
时代性与历史使命:数字经济推动物流新文科建设研究 胡志华

摘要 下载

摘要:把握时代性与历史使命,是推动物流新文科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方向。数字经济推动物流新文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数字经济是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物流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性体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下全球物流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物流网络重构的现实性。因此,物流新文科要求具有维护安全稳定、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数字经济时代,物流发展面临新的治理难题,重中之重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物流新人才。
典型案例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江西财经大学为案例 邓辉 万建香

摘要 下载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协同办学社会化,“三化”叠加为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带来了新机遇,但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财经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过专过窄、学生能力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运而生。“新财经”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肩负培养经世济民、守正创新的经济学管理人才的使命。因此,“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内容维度上,宜遵循专业内在逻辑,从人才规格上拓展延伸,培养文理兼修、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时间维度上,宜对接数字化转型、社会化协同办学的时代背景,践行数财融合、内外循环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经济人才。江西财经大学历经大类招生培养、交叉融合转型、现代产业学院创建三期迭代,逐渐形成了“文理兼修、数财融合、内外循环”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域外文科动态
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人文发展模式 张洁

摘要 下载

摘要: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正进行着由功能范式到个体人文范式的转变,对人的存在意义与作用进行深入思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发展趋向受到了俄罗斯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其代表学者叶尔卡诺娃(Т.М. Елканова)提出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人文发展模式,构建了学生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人文教育环境开发三个层级相互贯通的高等教育人文发展概念模型,强调学生多样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与价值形成,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开发具体教学科目的人文潜力。这与我国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导入人文思想与思政内容的理念不谋而合,其理念与模型可为国内高等文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发展报告
2022年新文科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黄凯南 苗滋坤

摘要 下载

摘要:自2018年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2年,新文科相关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尽管2022年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2022年新文科建设的研究热点相对集中于新文科的创新发展、落实新文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文科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以新文科建设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文科专业建设、以美术教育和美育为代表的文科建设以及以新闻传播学和文科实验室为代表的交叉融合等层面。同时,该研究领域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断提高,刊发新文科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未来新文科建设应在持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校间的深层次合作,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