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知识谱系的诠释学建构
傅永军 王丁
摘要
下载
摘要:人类对未来知识谱系的创造性建构,建立在人类对曾经历过的知识状况的批判反思之上。通过对哲学-爱智型知识的批判反思,揭示出一种出自智慧“心爱”所成就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共存性关联,形成一种与万物共在型知识系统。通过对科学-技术型知识的批判反思,揭示出一种出自实用理性“偏爱”所成就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资源利用关系,形成实证科学系统。实证科学系统扭曲了人类对待知识的价值态度,它的物理主义的客观知识学立场正在终结人类存在的自然方式。依据征服意志,人类创造了一个反自然的“自然”,毁弃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时代再次提出检视人类知识状况任务,诠释学反思不仅要重新校准人类对待知识的价值态度,还要通过解构知识学的物理主义,敞开未来知识谱系建构的新视域。未来的知识谱系应当是一种与人的生命实践和人的生存经验密切关联的知识系统,关注人类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成长以及自然之整体的善。
新文科视域下党的建设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
马明冲
摘要
下载
摘要:新文科强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一理念的提出给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创新注入了新鲜活力。党的建设研究是一个涵盖党务工作、党建学科、政党政治的多维阵地,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学、历史学等构成了其主流研究范式。但随着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原有研究范式的解释力和适应性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迫切呼吁实证研究范式的出场,要求研究者承继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方法,赓续中国共产党实证研究传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党建学科实证研究。因此,实现党建研究与党建实践的深度接轨,就必须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武装、系统的方法支撑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从而助推党的建设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
关于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总体性思考:内在使命、思想向度、座架格局
樊志辉
摘要
下载
摘要:中国当代哲学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中国社会主义文教制度中的哲学教育的问题意识及其历史使命入手,深入反省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政治向度、历史向度、反思向度,有助于系统把握中国当代哲学教育的总体状况和基本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当代哲学教育与研究的座架格局,为中国当代哲学的真正出场作好充分的学术准备。